焊接缺陷是造成焊件無法達到母材性質的原因。缺陷的形成隨著使用的材料、接頭方式或焊接方法而異,了解缺陷形成的原因有助于焊接工作者選用恰當的材料,決定最佳的接頭設計和擬定合適的焊接方法與程序來提高焊件品質,防止不正常的焊件破裂。
焊接缺陷可以分為兩大類:第一類是焊件使用時發生的缺陷。這種缺陷通常指焊接熱循環損傷到焊道或鄰近的熱影響區,造成焊件性質劣于母材。當焊件使用時,破裂起始于這些缺陷存在原位置。比較常見的缺陷有,碳鋼或低合金鋼的熱影響區晶粒受熱而成長,造成韌性顯著下降。析出硬化型材料的熱影響區,因過度時效而使強度降低。冷作硬化型材料的熱影響區,因冷作效用消失而使強度降低。第二焊接缺陷是制程缺陷。這類缺陷發生于焊接進行中或緊接焊接完成后,常見的缺陷有裂紋、空孔、夾渣、凹陷、熔接不足或滲透不足等。這類缺陷的存在很可能造成焊件無法使用。這其中又以裂紋最為嚴重。
裂紋因發生的溫度不同有如下幾種:冷裂紋(氫裂紋)、焊后熱處理裂紋(再熱裂紋)、延性不足裂紋及熱裂紋。冷裂紋發生于碳鋼或合金鋼。雙相不銹鋼也有冷銹紋的情況。雖然冷裂紋發生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完全了解,這種裂紋已大部可以控制。最有效的方法是減少氫含量、預熱,控制熱輸入及利用焊后熱處理。只要材料和接頭方式確定,目前已有簡單的方法可以查出預熱溫度、熱輸入范圍、焊后熱處理的溫度和時間來防止冷裂紋的發生。